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昌州东郊的宁静风光,同时暗含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前两句"东郊地软桥路平,留得皇祐诗家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平和的郊野图景——松软的泥土、平坦的桥路,让人联想到舒适惬意的乡间漫步。这里提到的"皇祐"是北宋年号,暗示这片土地承载着古代文人的足迹,历史的余韵仍在延续。
后两句笔锋微转,"粟帛之赐岂数有"表面写朝廷赏赐的粮食布帛不会常有,实则暗指百姓难以持续获得朝廷恩惠;"花柳向人空复情"则以拟人手法写花柳多情,却只能徒然地展现美丽。这种"空复情"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惋惜,也隐含着对现实境遇的淡淡无奈。
全诗通过平实的景物描写,将历史记忆与现实感受自然交融,在赞美田园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诗人用"软""平"等温和的形容词,与"空复情"的怅惘形成情感张力,让简单的四句诗既有画面感,又包含深沉的人生体悟。
陈伯强
陈伯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在黎州通判任坐事放罢(《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五九)。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