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太平宫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无法企及的遗憾。
前四句写太平宫的高不可攀:宫殿像天上宫阙一样耸入云端(贝阙岧嶢),凡人根本无法攀登。这里把神仙的仪仗(绛节)从天上分到人间,暗示太平宫是连接天地的神圣场所。这座宫殿历经千年岁月(几千岁),坐落在风景绝佳的第一名山(第一山),是神灵栖息的圣地。
后四句写仙境与人间的反差:及时雨滋润着山野(膏雨应时),仙风吹拂让人容颜不老(养朱颜),这些都是仙境才有的神奇景象。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自叹只是个普通老人(山前老叟),没有成仙的资质(非仙骨),只能惆怅地望着长满青苔的红色崖壁(丹崖藓篆斑),上面那些像仙家符咒的苔痕,更衬托出凡人与仙境的遥远距离。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道教圣地的超凡脱俗,又表达了普通人面对永恒仙境时的渺小感,这种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