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听反舌鸟

细霭轻岚散竹林,搘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在竹林间听鸟鸣的宁静场景,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诗人悠闲地倚靠在竹林里,聆听晨鸟的啼鸣。此时春花还未绽放,鸟儿的叫声显得有些生涩,但这初春的声音却格外意味深长。这里用"机偏涩"形容鸟鸣不流畅,反而更显真实可爱。

后四句由景入情:诗人感叹鸟儿能轻松变换多种鸣叫声,而人类用语言却难以说尽一生的心事。与其勉强表达,不如默默忍耐度过寒冬(暗指人生困境),因为人到晚年可能经不起世事的风波了。

全诗妙在将简单的听鸟体验升华到人生感悟:通过对比鸟儿自在的鸣叫和人类表达的困难,流露出一种"欲说还休"的复杂心境。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既是对自己的宽慰,也暗含对世事艰难的无奈。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浅近的比喻,把日常小事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