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寒崦人家碧溪尾,一树江梅卧清水。
□□不受俗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谁我亦游二三子。
弯埼曲径一携筇,冻雀惊飞能莫委。
班荆劝客小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闵殊,休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
韵高常恨白难称,赖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柁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亭泪如洗。
□□不受俗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谁我亦游二三子。
弯埼曲径一携筇,冻雀惊飞能莫委。
班荆劝客小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闵殊,休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
韵高常恨白难称,赖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柁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亭泪如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梅的清雅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乡的愁绪。
开头用"寒崦人家碧溪尾"勾勒出幽静的山村景象,一树江梅斜卧清水之上,像一位高洁的隐士。梅花"不受俗眼污"的品格,暗示诗人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中间部分写诗人与友人林康民同游赏梅的雅事。他们拄着竹杖走过弯曲的小径,惊起飞鸟;铺开荆席劝客小憩,饮酒赋诗。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多情入骨"四字道出诗人对梅花爱之深切,甚至提醒友人不要随意攀折。
结尾转入深沉的情感抒发。残月清梦、短歌传情,表达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留恋。"韵高常恨白难称"既是对自己诗作的谦辞,也是对友人"清且美"诗风的赞美。最后四句情感达到高潮:岁末天涯,望梅思乡;归路千里,笛声漫空;回首江亭,泪下如雨。将赏梅之乐与思乡之痛交织在一起,余韵悠长。
全诗以梅花为线索,将自然景物、文人雅集和深沉情感完美融合,语言清新自然又饱含深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