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夸赞一位叫宋省元的年轻人写的经义文章(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他才华的欣赏。
开头两句说:看到你文章的一小部分("一班"原指豹子的一块斑纹,这里比喻文章片段),就发现虽然你年轻,但文笔老练有力("老孱颜"指老练的笔力)。就像看到一个少年写出了老秀才般的成熟文字。
中间四句具体夸文章写得好:内容扎实有学问("根源有学"),读起来很有味道;结构完整没有废话("首尾无瑕"),让人挑不出毛病;前半部分("前篇")写得精巧,容易让人记住;论述部分("说须两段")逻辑连贯,前后呼应。就像夸一道菜既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
最后两句用比喻升华:你的文章骨架挺拔("森森天骨"像参天大树),字句像宝石般闪耀("晶光缥"),这样的才华必定能脱颖而出("轩腾十二闲"指像骏马一样超越众人)。就像说一棵好苗子注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全诗没有用深奥典故,而是用"少年笔力""宝石闪光""骏马奔腾"这些具体形象,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对年轻人才的欣赏。既夸了文章技巧,更赞美了作者的潜力,读起来特别真诚有感染力。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