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明叔归建宁

顷与君别时,君颐未生髭。
曶曶二十年,惊见紫髯奇。
相逢不相识,视剌乃得之。
尊酒出文卷,芙蓉阴未移。
白露团虚檐,素蟾堕寒池。
胡为于此时,与君又语离。
自言甘旨急,毋失旧馆期。
丈夫属有志,富贵无定姿。
愿君勉自力,上以慰亲思。
明年寒雁来,殷勤寄书词。
为报秋风高,吴仙得桂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与老朋友夏明叔久别重逢又匆匆分离的故事,充满人生感慨和真挚祝福。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久别重逢的惊讶(前6句) 诗人回忆20年前分别时,夏明叔还是个没长胡子的少年。如今再见差点认不出来——对方已经长出了漂亮的紫色胡须(古人认为紫髯是贵相),要靠名片才确认身份。这种外貌变化生动展现了时光流逝。

2. 短暂相聚的温馨(中间8句) 他们在芙蓉树荫下饮酒论文,直到白露凝结在屋檐、月亮倒映寒池的深夜。但这样美好的相聚很快又要中断——夏明叔因要回家奉养父母("甘旨"指赡养父母)必须离开。这里用秋夜景物烘托出依依不舍。

3. 临别赠言的深情(最后10句) 诗人劝慰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富贵没有固定标准。只要努力奋斗(暗用"折桂"典故指科举成功),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最后相约明年鸿雁传书,预祝对方能像吴刚折桂般科举高中,在秋风中传来喜讯。

全诗亮点: - 用"未生髯→紫髯"的对比,20年光阴一笔带过 - "白露""素蟾"等秋夜意象营造清冷别离氛围 - 没有俗套的伤感,而是鼓励朋友在尽孝中实现抱负 - 结尾的"折桂"祝福既典雅又充满希望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考验,即便聚少离多,依然会为对方的成长欣慰,在人生道路上互相勉励。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