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台绝顶,望明月山二十里许,有怀美人,归作此词。山附县郭,仲文居其下,公才居亦近之。贾浪仙诗云:“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又云:“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予故取其语
长江飞鸟外,明月众星中。今来古往如此,人事几秋风。又对团团红树,独跨蹇驴归去,山水淡丰容。远色动愁思,不见两诗翁。
酒如渑,谈如绮,气如虹。当时痛饮狂醉,只许赏心同。响绝光沈休问,俯仰之间陈迹,我亦老飘蓬。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上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山水画卷:站在山顶远眺,能看到二十里外的明月山。眼前是红艳的秋树,独自骑着瘦驴归去,山水在暮色中显得素淡。这些景色触动了愁绪,让作者想起两位已故的诗友("两诗翁")。这里用贾岛诗句"长江飞鸟外""明月众星中"的意境,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下半部分转入回忆:当年与友人畅饮美酒("酒如渑"指酒多如河水),谈吐不凡("谈如绮"),意气风发("气如虹")。那时纵情痛饮的快乐,只有知心人才能共享。可如今声音消散、光彩沉寂,转眼间往事已成陈迹,自己也像飘飞的蓬草一样老去。最后以景作结:久久凝望中暮色渐浓,一只孤雁飞过寒冷的天空,这个画面更添寂寥。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青春友谊的怀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语言上善用比喻(如把酒比作河水,谈吐比作锦缎),结尾的孤雁意象尤其动人,让抽象的愁思变得具体可感。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