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荀中书别诗
劳舟厌长浪,疲旆倦行风。
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
亲交笃离爱,眷恋置酒终。
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
思君吟涉洧,抚己谣渡江。
惭无黄鹤翅,安得久相从。
愿遂宿知意,不使旧山空(○本集六。《诗纪》五十一。)。
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
亲交笃离爱,眷恋置酒终。
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
思君吟涉洧,抚己谣渡江。
惭无黄鹤翅,安得久相从。
愿遂宿知意,不使旧山空(○本集六。《诗纪》五十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孤独 开篇用"劳舟""疲旆"形容旅途的辛苦,就像坐船久了讨厌风浪,旗帜倦于飘扬。这种疲惫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诗人感到自己像离群的孤鸟,在漫长漂泊中渐渐消磨了志向。
2. 酒宴上的温情时刻 离别宴上,亲朋好友把酒话别,彼此珍惜最后相聚时光。"敷文""发藻"指写文章互相勉励,用文字安慰彼此的愁容。这里能看到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直说"我舍不得你",而是通过写诗作文来寄托情思。
3. 跨越时空的思念 最后六句最动人:诗人想象分别后,自己会像古人吟诵《涉洧》思念故人那样想念对方,也会像民谣里渡江的游子一样自我安慰。"没有黄鹤的翅膀"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既羡慕黄鹤能自由飞翔相伴,又暗含对现实无奈的接受。结尾说"希望你不忘初心",像是给远行朋友的温柔叮咛。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疲惫的舟船、倦怠的旗帜比喻漂泊之苦,用"黄鹤翅"具象化无法相伴的遗憾。这些意象今天读来依然能引发共鸣,让我们看到千百年前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聚散离合的人生常态。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