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后村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誇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刘克庄写给好友刘后村的,借古讽今,吐槽了当时文坛和科举制度的弊端,顺便夸了夸朋友的才华。

前两句"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是说:唐朝虽然推崇华丽的文章,但科举考试也没选出几个真正的人才("退之"是韩愈的字,这里代指真正有才学的人)。这是在讽刺科举考试形式大于内容,选不出真才实学。

中间四句用三个典故: 1."掌制徒闻誇子厚"说柳宗元(字子厚)写公文很厉害,但也就是个写公文的 2."残篇仅见命敦诗"说元稹的诗现在只剩些残篇 3.后两句说韩愈写的《顺宗实录》不完整,他写的《平淮西碑》也被推倒重写 这些都在说:就算是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也难逃被埋没、被篡改的命运。

最后两句"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是点睛之笔:老刘啊(刘后村住在莆田,紫薇是官名),你看这些大文豪的遭遇,就知道文章写得再好也难逃这样的命运。表面是感叹,其实是夸朋友文章写得好,和韩愈、柳宗元这些大文豪一样棒。

全诗妙在: 1.用唐朝的事说宋朝的问题,既安全又有力 2.明明想夸朋友,却先吐槽一堆,最后自然带出夸奖 3.通过说文豪们的遭遇,反而突出了他们作品的价值 这种"正话反说"的手法,既表达了文人怀才不遇的郁闷,又巧妙抬高了朋友的文学地位,还顺带黑了科举制度一把,可谓一箭三雕。

汤汉

饶州安仁人,字伯纪,号东涧。汤千从子。理宗淳祐四年进士。初为真德秀宾客,曾长象山书院。历上饶簿、国史实录院校勘、太学博士、秘书郎。上言尽用天下之财力以治兵,尽用天下之人才以强本。累官知隆兴府。度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一。谥文清。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