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南方游子漂泊他乡的感怀,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片段的交织,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况味。
首联"西风苜蓿花,南客又移家"用西风中的紫色苜蓿花起兴,暗示季节变换,带出南方游子再次搬迁的漂泊感。紫色苜蓿在风中摇曳的画面,与游子居无定所的处境形成诗意对照。
颔联"此道宁无用,吾生未有涯"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虽然选择的道路看似没有实用价值,但生命漫长,值得坚持自己的追求。这里透露出知识分子在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心态。
颈联"峰青宜雾日,潮白逆江沙"转入景物描写:青翠山峰在雾天更显秀美,白色潮水逆流冲刷江岸沙石。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喻人生境遇——逆境中依然要保持美好品格,就像雾中的青山;要像逆流而上的潮水般坚持自我。
尾联"犹忆南楼夜,吹箫度岁华"突然转入回忆:最难忘的是在南楼吹箫度过的夜晚。箫声在这里成为超越时空的情感载体,将漂泊的苦涩转化为对往昔美好的珍藏。吹箫的画面给全诗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文人雅趣。
全诗以"移家"为线索,将眼前景物、人生感悟和往昔回忆自然串联。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愁苦,而是通过对苜蓿花、青山、潮水、箫声等意象的运用,让漂泊的孤寂与坚守的从容自然流露。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辗转生活中依然保持精神追求的态度,以及将苦涩经历转化为审美体验的文人情怀。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