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烛 雨霁江行自度
春江骤涨,晓陌微乾,断云如梦相逐。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雨后的画面,同时融入了作者深沉的个人情感。
上片写景,暗含离愁 开头用“春江骤涨,晓陌微乾”勾勒出雨后江水上涨、小路微干的清新景象。“断云如梦相逐”则用飘散的云朵暗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接着,作者猜想这景色大概在责怪自己频繁来去,就像远行千里的人,满眼都是伤感的风景。“为楚腰、惯舞东风”借用“楚腰”典故(指细腰美人,暗喻美好却易逝的事物),写春风中摇曳的芳草,生机勃勃却更衬托出孤独。
下片抒情,感慨身世 “燕飞独”突然转折,以孤飞的燕子引出哀怨的箫声,仿佛在诉说寻常的愁苦。“衿袖香泥涴”写衣衫沾满落花泥土的狼狈,暗指自己落魄。随后提到杜牧(唐代诗人,曾落魄扬州),以“君不见”反问,表达自己类似杜牧的无奈与沧桑。结尾“待泪华、暗落铜盘”想象泪水滴落灯盘的场景,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却反其意而用之——没有团聚的温馨,只有长夜独坐的凄凉。
全词精髓 表面写春江美景,实则借景抒怀。通过“断云”“孤燕”“咽箫”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流露羁旅之愁、身世之悲。最后用对比手法,将经典团圆场景转为孤寂画面,感染力极强。语言婉约,情感细腻,读来如品一杯苦茶,初觉清新,回味苦涩。
谭宣子
谭宣子,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明之,号全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