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道中

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黄昏。
潇潇秋雨槐花路,独策疲驴上蓟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赶路的画面,读起来像在看一部怀旧电影。

前两句是广角镜头:诗人走在乡间路上,五里一屋、十里一村,远处树木笼罩在暮色雾气中。这种布局让人感受到北方平原的辽阔,也暗示路途漫长。"微茫"二字用得妙,既写薄雾,又透露出诗人疲惫迷茫的心境。

后两句转为特写:秋雨沙沙打在槐花飘落的路上,诗人独自骑着瘦驴前往蓟门(北京方向)。"潇潇"雨声和"槐花路"形成听觉与视觉的交织,明明是秋天却用春天的槐花点缀,暗示时光流逝的惆怅。最动人的是"疲驴"这个细节——不写自己累,却说驴子疲惫,反而更显旅途艰辛。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独策""疲"等字眼,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孤独赶路的寂寥。就像现代人拍旅途照片发朋友圈,看似拍风景,其实是在说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