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仲春南岸寇警夫征不归音信睽隔者旬有馀日黯然赋此二首 其二

烽烟遍野阻归程,日坐愁城梦亦惊。
泪滴红绡都湿透,孤灯独自剔残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战乱时期对出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无助的心情。

第一句"烽烟遍野阻归程"用战火四起的画面,形象地说明了丈夫无法回家的原因。就像现在打仗时道路封锁一样,战火阻断了丈夫回家的路。

第二句"日坐愁城梦亦惊"生动表现了妻子整天忧愁的状态。她就像被困在一座"忧愁之城"里,连做梦都会被惊醒,可见她有多么焦虑不安。

第三句"泪滴红绡都湿透"通过细节描写传递深情。红手帕被泪水浸透这个细节,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女子在默默流泪的画面,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

最后一句"孤灯独自剔残更"营造出深夜独处的孤寂氛围。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独自一人拨弄灯芯度过漫漫长夜,这个画面既孤独又令人心疼。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把战乱时期普通人的离别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直接说"我很想你",但通过战火、泪水、孤灯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