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之卅一

朅来豪游子。
势利祸之门。
如何兰膏叹。
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
时弃道犹存。
云渊既已失。
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
湘水有清源。
唯应白鸥鸟。
可为洗心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陈子昂对世俗功利和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活法。

前四句像一记警钟:那些热衷名利场的"豪游子",其实是在往火坑里跳。诗人用"兰膏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灯油)比喻这类人——表面风光,实则自我消耗,最终反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中间四句展现现实困境:当多数人都在追逐潮流时,清醒的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就像鱼离开了深水(云渊),鸟撞上了罗网,在这样的世道里,连讲道理都找不到人听。

后四句给出解决方案:诗人搬出两个精神偶像——拒当皇帝的许由(箕山典故)和投江明志的屈原(湘水典故)。最后用"白鸥"这个意象点题:只有像鸥鸟那样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才能洗净被名利污染的心灵。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用"豪游子"的浮躁反衬"白鸥"的纯净,用众人的趋炎附势对比隐士的坚守本心。诗人不是在说教,而是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温柔地提醒我们: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不必随波逐流,保持内心清白才是真正的智慧。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