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咏·子家羁

鲁昭政不明,童心一言定。强臣久擅权,谗人暗启衅。

公族子家羁,忠正国之俊。明达审机谋,谠言罔见听。

群小竞昏怓,懵然即笃信。日入慝将兴,终成一朝忿。

野井求诸人,胡不早如晋。恶定而好亡,憸邪握其柄。

宛转辱乾侯,双琥暂受命。平子何诈谖,言甘欲从政。

已非貌而出,无劳频致讯。伤哉志不伸,忠良空饮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子家羁的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位正直官员在乱世中的无奈。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乱局背景(前6句):鲁昭公时期朝政混乱,权臣专横,小人挑拨。子家羁作为王室成员,明明是个清醒能干的人才,但他说真话没人听。 2. 昏君误国(中间8句):掌权者像昏了头一样信任奸臣,矛盾越来越深。诗中用"野井求人"的典故(齐景公在野井向鲁昭公赔罪),暗示鲁昭公早该像晋国那样果断处理权臣,但他优柔寡断,最终被奸臣架空,落得流亡乾侯的下场。 3. 忠臣悲歌(最后6句):权臣季平子假装要让权("诈谖"就是耍花招),子家羁看穿这是陷阱,选择离开政坛。最后两句是诗人感叹:这样的忠臣抱负难展,只能含恨而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童心一言定"这种生动比喻(像小孩说话一样随意的政令),讽刺统治者儿戏治国 - 通过"双琥受命"(周天子赐鲁国宝玉)等细节,展现权力斗争的荒诞 - 结尾"忠良空饮恨"道出千古无奈,容易引发职场人、正义者的共鸣

本质上是在说:一个清醒的人在昏庸的体制中,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只能憋屈退场。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困境,到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