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湘江雨景,短短十个字却传递出强烈的季节氛围和地域特色。
"天寒湘水秋"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湘江边一个寒意渐浓的秋天。不用"寒冷"而用"寒"字,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侵入骨髓的凉意,同时"湘水"二字立刻把画面定位在湖南特有的水域风光。
"雨暗苍梧暮"进一步点明时间——暮色降临的傍晚。雨水让天色更加昏暗,"苍梧"既指苍翠的梧州山水,也暗示着暮色中模糊的轮廓。这里"暗"字用得特别巧妙,既写雨天的阴暗,又透露出诗人略带忧郁的心情。
整首诗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在蒙蒙细雨中,湘江水面泛着冷光,两岸的山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寒"、"暗"这些字眼,让我们自然感受到他面对秋景时那份淡淡的孤寂与惆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正是中国古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薛绍彭
河中万泉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薛向子。哲宗元祐元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历少府监丞,累官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工书,擅行、正、草诸体,取法晋唐,格度严谨,自成一家。与米芾为书画友,书法并称“米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