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修行和处世的两大难题:执念与是非。
前两句用擦桌子和掀桌子打比方:我们总习惯反复擦拭(执着于某个念头),或者干脆掀桌发泄(走极端),却忘了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在"认死理"。就像指南针卡住了,还非说它指的方向是对的——这种固执才是问题的根源。
后两句更犀利:把石头变成金子容易(用神通改变外物),但劝人放下是非恩怨却很难。这里暗指五祖传衣钵的典故——真正的修行不在炫技,而在于破除内心的是非计较。就像职场中,解决技术问题简单,调解人际关系却让人头疼。
全诗精髓在于:我们总想用"做什么"来解决问题(擦桌子/变金子),但更高明的智慧是学会"不做什么"——放下执念、远离是非,这才是修行的真功夫。就像现代人焦虑时,与其拼命找解决方法,不如先停下钻牛角尖的念头。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