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故蜀藩宫城
劫火馀灰冷,高城独至今。
石龙蟠柱础,铁马卧壕林。
锁断宵扉敞,壶乾夕漏沈。
宫花寒少色,苑树夏多阴。
井浊人犹汲,池乾客独寻。
败墙残画影,流水古琴音。
锄菜挥金印,犁荒得玉簪。
殿基铜瓦在,辇道甃苔侵。
春鬼思罗袜,秋鸳梦绣衾。
珠香青冢瘗,烟雨翠楼深。
不化苌宏血,哀啼杜宇心。
苍茫兴废感,斜日几登临。
石龙蟠柱础,铁马卧壕林。
锁断宵扉敞,壶乾夕漏沈。
宫花寒少色,苑树夏多阴。
井浊人犹汲,池乾客独寻。
败墙残画影,流水古琴音。
锄菜挥金印,犁荒得玉簪。
殿基铜瓦在,辇道甃苔侵。
春鬼思罗袜,秋鸳梦绣衾。
珠香青冢瘗,烟雨翠楼深。
不化苌宏血,哀啼杜宇心。
苍茫兴废感,斜日几登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古代蜀地王宫的凄凉景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开头"劫火馀灰冷,高城独至今"直接点明这座城池经历了战火摧残,如今只剩下冰冷的废墟,却依然矗立。接下来用"石龙蟠柱础"等细节描写,让读者看到昔日华丽的宫殿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石雕、生锈的铁马,生动展现了繁华落尽的场景。
诗中特别善于用对比手法:白天紧锁的大门夜里却敞开着,计时的漏壶早已干涸;宫花在寒冷中失去颜色,而夏天的树木却异常茂密;浑浊的井水仍有人取用,干涸的池塘却无人问津。这些对比凸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锄菜挥金印"等句更是巧妙,农民在废墟上耕种时,居然挖出了当年的金印、玉簪等贵重物品,暗示这里曾经多么富丽堂皇。铜瓦、苔藓覆盖的御道,都在诉说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
最后部分用"春鬼思罗袜"等想象,赋予废墟以灵性,仿佛当年的宫人魂魄仍在徘徊。结尾"苍茫兴废感,斜日几登临"点明主旨,在夕阳下登临故址,不禁让人对历史的兴衰产生无限感慨。
整首诗就像一部微型的纪录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一座废弃王宫的今昔对比娓娓道来,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感受到时间无情的冲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