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景象,用浅显的比喻展现了门第之隔和富贵气象。
前两句写富贵人家的宅院:普通人很难遇到"戚里"(皇亲国戚居住区)这样好的景致,朱红色的大门和幽深的庭院一眼望不到头。这里用"未易逢"和"杳难穷"两个词,生动表现了高门大户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感。
后两句转为赞叹:在这深宅大院里,主人不需要像常人那样为生计奔波("不多岐路驱驰"),随口说出的话都像珍珠美玉般珍贵("无限珠玑咳唾")。这里用"珠玑咳唾"的夸张比喻,既表现了主人的富贵身份,也暗含对其文化修养的赞美。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不多...无限..."的句式,将普通人的奔波劳碌与富贵人家的悠闲高雅形成鲜明对照。虽然写的是深宅大院,但语言并不晦涩,反而用"珠玑""咳唾"这样具体的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奢华气派。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