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高望远的景象,充满宁静与历史感。
首联写登楼所见:辽阔的原野在秋色中显得淡远,古老的城墙(“百雉”指城墙)不知何时建在这海滨之地。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氛围。
颔联写远眺之景:河水与白云相连,仿佛延伸到远方(“槜李”是古地名,增加历史厚重感);雨中一叶小舟驶向吴淞(今上海一带),画面朦胧而富有动感。
颈联转写近处:高高低低的庄稼与村落融为一体,夕阳下的楼台层层叠叠,光影交错。这里用“禾黍”暗含对农耕生活的赞美,而“落照重”则让画面温暖又略带惆怅。
尾联点出主题:幸好有张景铭使君(官员)同行,谈古论今间,连烽火硝烟都仿佛平息了。这里既赞美友人的气度,又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
全诗以秋景为背景,将自然、历史、人情巧妙融合,语言清新却意境深远。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淡秋容”“寒雨”“落照”等意象,含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结尾的“笑谈”又让整体基调归于从容,展现了文人淡泊宁静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