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其二

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
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
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
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宋仁宗去世的挽诗,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他勤政爱民的一生。

前两句"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直接点明仁宗在位四十年,始终勤勉治国,像清洁水源一样净化社会风气。这里用"涤化源"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他从根源上改善民生的治国理念。

中间四句用典故赞美他的品德和政绩:像舜帝一样孝顺长辈,像尧帝一样推行仁政;军事上主张和平("包戈节"指收起兵器),司法上宽厚仁爱("解网恩"指放宽法网)。这些历史明君的典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仁宗的贤明。

最后两句写举国哀悼的场景:皇帝去世的消息传来("遗弓"代指去世),百姓的泪水像雨水一样洒遍天地。这个夸张的比喻生动展现了人民对仁宗的深切怀念。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具体的事例和易懂的比喻,塑造了一个勤政爱民、德被天下的明君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当时举国同悲的氛围。这种通过具体场景传递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