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彭城放鹤亭》通过描写徐州云龙山下的放鹤亭,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充满怀古之情。
前两句写景:云龙山下有座茅草亭子(放鹤亭),不知从哪儿飞来高天的鹤。这里用"天外修翎"形容鹤的飘逸,暗示亭子得名的由来。
中间四句转入历史联想:亭边的河水仿佛从西方极远之地流来,千帆竞发指向远方的海口。诗人联想到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往事("断蛇事业"),如今只剩荒草;又想到项羽戏马台的悲壮故事("戏马悲歌"),如今徒留空台。这些历史盛事都已烟消云散。
最后两句聚焦苏轼:最让人怀念的是当年在此做官的苏东坡,他像清风一样高洁,与琴鹤为伴,过着超脱的生活。这里用"琴鹤"典故,既呼应放鹤亭,又暗赞苏轼清廉的官德。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繁华易逝,唯有精神长存"的感悟。历史英雄的功业会湮灭,但像苏轼这样品格高洁的人,反而会被后人长久铭记。语言上善用对比手法("馀荒草"对"空古台"),结尾的"清风琴鹤"意象尤其清新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