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净高远的禅意世界,用简单自然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修行感悟。
前四句讲修行心境:诗人说自己的心就像华严经描绘的佛国一样纯净,圆融的智慧来自善良本性。即使微小如尘埃的杂念也能觉察,但修行的种种妙处并不让人觉得繁杂("十胜"指修行的各种美好境界)。
后四句用生活场景展现禅趣:放鹤归林、清扫松径的落叶,呼唤猿猴一起打开竹门——这些山居日常都透着随性自在。最后升华意境:住在妙高峰顶这样的高处,来访的客人都会自然静默,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禅境。
全诗妙在把玄妙的禅理融入具体生活场景:扫落叶、开竹门这些平常事,在修行人眼中都是修行的一部分。最后"忘言"的结尾尤其精妙,暗示真正的禅意无法用语言说尽,需要用心体会。诗人用清新自然的笔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有烟火气、又有超脱感的修行世界。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