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斋居即事
首夏物始和,端居恣游衍。
林木花已敷,池荷叶未展。
布谷啼空桑,流莺下崇岘。
雨馀竹韵清,日上岩光显。
澄心扇自捐,纵目帘初捲。
偶因谢簿书,兼得理坟典。
叨籍力不任,冒荣分非浅。
感兹华发生,沧洲若在眼。
神与元化并,思将遗虑遣。
守道情自惬,处顺颜无腼。
升沉嗟倚伏,明晦叹寻转。
性本恋烟萝,敢云轻轩冕。
林木花已敷,池荷叶未展。
布谷啼空桑,流莺下崇岘。
雨馀竹韵清,日上岩光显。
澄心扇自捐,纵目帘初捲。
偶因谢簿书,兼得理坟典。
叨籍力不任,冒荣分非浅。
感兹华发生,沧洲若在眼。
神与元化并,思将遗虑遣。
守道情自惬,处顺颜无腼。
升沉嗟倚伏,明晦叹寻转。
性本恋烟萝,敢云轻轩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在家中闲居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心境。
开头写初夏万物生机勃勃,诗人自由自在地漫步。树林里的花已经盛开,池塘里的荷叶还没完全展开。布谷鸟在桑树上啼叫,黄莺从高山上飞下来。雨后竹林的声音格外清脆,阳光照在岩石上闪闪发亮。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着写诗人放下扇子,卷起帘子,悠闲地读书。他感慨自己能力有限却身居高位,看到白发渐生,不禁向往隐居生活。诗人觉得自己的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想要抛开世俗的烦恼。他安于本分,内心满足,面对人生起伏也能坦然接受。
最后诗人坦言自己本性热爱自然,并非轻视功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心境,以及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诗中"雨馀竹韵清"等句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