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山里喝酒的随性感悟,语言直白却充满生活智慧。
前四句像聊天一样交代背景:我本来酒量一般,但兴致来了必须喝两口。可惜山里没好酒,只能临时买点当地土酿。这里用"旋买"(现买)和"山中壶"(土酒坛子)这些接地气的词,立刻让人联想到山里小店的场景。
中间四句突然转折,像老友劝酒时敲桌子提醒:村里的酒味道冲,城里的酒又掺水多!喝劣质酒会伤身(灰指酒渣),喝变质酒会变傻。这里用"病"和"愚"两个直白的字眼,把抽象道理说得特别实在。
最后两句点题,像过来人拍肩膀说:爱喝酒的朋友啊,千万别为了虚名乱买酒!"名沽"(追求名牌酒)的讽刺很犀利,暗示很多人喝酒不是为了滋味,而是图面子。
全诗妙在把"喝酒"这件小事写出了大境界:真正的享受不在酒的名贵,而在喝酒时的那份真性情。就像现在人说的"喝酒要喝对的,不是喝贵的",八百年前的诗人早就悟透了这个理。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