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穿破衲二首 其一

褴襂衣,能多少。破不尽,补不了。新罗夜半日轮红,线路何曾穿得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件破旧衣服的形象,却暗含深刻的哲理。

第一句"褴襂衣,能多少"直接点出衣服破旧不堪的状态。诗人用"能多少"这个问句,暗示这件衣服已经破到几乎不能蔽体的程度。

第二句"破不尽,补不了"进一步强调衣服的残破。这里的"破不尽"不是说衣服破得不够彻底,而是说它已经破到无法再破的程度;"补不了"则说明它破得连修补的可能都没有了。

后两句突然转折,用"新罗夜半日轮红"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意象,描绘出即使在深夜也能看到朝阳的奇景。最后"线路何曾穿得透"点明主旨:就像破衣服的针脚挡不住阳光一样,真理的光芒是任何障碍都阻挡不了的。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日常生活中的破衣服作比喻,让深奥的哲理变得亲切可感 2. 通过对比破衣服和朝阳,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3. 暗示修行者要突破表象的束缚,才能见到本心的光明 4.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读来既有趣味又发人深省

诗人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外在的形骸终会破败,但内心的光明永远不会被遮蔽。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