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其三
见兰枯菊悴。
□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
似于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
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
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
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寂寞,天与春风来至。
梅梢弄晴蕊。
似于人,装点十分和气。
吴头楚尾。
听民谣、欢声鼎沸。
总扶携□手,嬉游鼓腹,顿忘愁悴。
谁比。
承流宣化,问俗观风,一时双美。
笙歌宴启。
交酬献,尽沈醉。
□□□,行看宸庭同拜,归向天街并辔。
对西湖把酒,应须共谈旧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官民同乐的和谐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上半部分写景:开篇用兰花菊花枯萎的寂寞景象做对比,突然春风到来,梅花绽放,瞬间点亮了人间。这里用植物变化暗示季节转换,也暗喻政策带来的新气象。"吴头楚尾"指代江南地区,百姓欢歌笑语,手拉手游玩,连忧愁都忘记了——生动展现了民生改善后的喜悦。
下半部分写官员作为:用"谁比"引出官员的政绩,他们体察民情、传播德政,把地方治理得歌舞升平。宴会上主客尽欢,醉意朦胧间,仿佛看到官员们上朝受赏、并马游街的荣耀场景。最后落在西湖把酒畅谈往事,既是对政绩的肯定,也透露出对往日治理时光的怀念。
全词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枯荣对比、愁喜对比),通过百姓笑容和宴会热闹,侧面烘托出官员的治理才能。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鲜活的生活场景,展现官民融洽的理想状态,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