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古墓行

月黑山头零夜雨,石马嘶风石人语。
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
古碑深镌大元年,屃屃僵卧双螭缠。
荒村谁为作寒食,舍人小冢伴荒烟。
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
南山欲锢竟何如,汉寝唐陵人莫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凉古墓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开头四句用阴森的画面感拉开序幕:没有月亮的夜晚下着零星小雨,石头雕刻的马匹仿佛在风中嘶鸣,石人像在低声说话。墓前的野草春风吹又生,而墓后的松柏却已枯朽成土——这里用草木的生死对比,暗示时间的力量。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古墓细节:石碑上深深刻着"大元"年号(元代),碑座上的龙纹装饰(屃屃、螭都是传说中的龙子)已经僵硬地缠绕着。荒村无人祭扫,只有一个小土堆(舍人冢)陪伴着荒烟。这些细节既写实又带着哀伤。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悟:不必在此过多叹息,因为世间万物都有终结。就算用南山那么坚固的石头来修墓(锢指封闭),最终也难逃被遗忘的命运——连汉唐帝王的陵墓如今都没人认识了。这里用"南山锢墓"的典故,与开头的荒墓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荣华富贵的虚幻。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可感的荒墓景象(石马、野草、残碑)引发对生命永恒的思考,最后落到"万事有终极"的哲学高度。语言形象生动,比如"石马嘶风"的拟人写法,让冰冷的石头有了生命感;"春草吹又生"与"松柏摧为土"的对比,更是点睛之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