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乡村图景,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晚烟低扫树千重,一簇人家接远空"勾勒出傍晚的景色:暮霭低垂,笼罩着层层叠叠的树林,远处依稀可见几户人家,与天空相接。这里用"低扫"形容暮霭的流动感,"接远空"则表现出天地相接的辽阔感。
后两句"日暮荒陂行客尽,只寻牛迹去匆匆"转向人物活动:太阳西沉,荒凉的山坡上已没有行人,只有匆匆赶路的人沿着牛走过的痕迹前行。这里"行客尽"与"去匆匆"形成对比,突出了黄昏时分的孤寂与匆忙。
整首诗通过烟、树、人家、荒陂、牛迹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宁静的黄昏氛围。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客观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特别是最后"寻牛迹"这个细节,既表现了赶路人的急切,又暗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