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触景生情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前两句写眼前景色:北京蓟门一带的烟树让他想起四川故乡,独自站在黄金台(北京名胜)边看夕阳西下。这里通过"似西川"的联想,暗示了思乡之情。
中间四句道出双重牵挂:一方面家乡模糊遥远,只能在梦里相见;另一方面不断收到家书,报告家乡正遭遇荒年。接着具体描写四川的困境:巴渝(重庆)土地贫瘠要靠煮盐维生,夔峡(三峡)滩险导致运粮船受阻。这些描写展现了灾荒年间百姓的艰难生活。
最后两句借用典故抒发愤懑:宋代郑侠曾绘《流民图》向皇帝反映灾情,作者说眼前仿佛看到流离失所的百姓,恨不得立即策马飞驰,把民情上达天庭。这里的"一鞭上青天"既表达急切心情,也暗含对现实无力的无奈。
全诗通过个人乡愁与民生疾苦的交织,展现了知识分子心系家国的情怀。写景由近及远,抒情由浅入深,最后爆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