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彭春谷为析津名姝求赋其画芍药山屏
醉春杯。
茜漪轻晕霞腮。
写入尺二吴绡,偏最惹风怀。
月下小乔移步,似剪将花叶,供养萧斋。
叹殊乡久客,心情减尽,幽抱难开。
湖州旧约,扬州画本,金谷新栽。
绣幕围香,谁更管、曼殊娇措,寻艳丰台。
千重露绮,眤睡余、欹枕横钗。
仗彩笔,把酥娘韵调,虫娘韵格,同赋翻阶。
茜漪轻晕霞腮。
写入尺二吴绡,偏最惹风怀。
月下小乔移步,似剪将花叶,供养萧斋。
叹殊乡久客,心情减尽,幽抱难开。
湖州旧约,扬州画本,金谷新栽。
绣幕围香,谁更管、曼殊娇措,寻艳丰台。
千重露绮,眤睡余、欹枕横钗。
仗彩笔,把酥娘韵调,虫娘韵格,同赋翻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名叫彭春谷的名妓请人为她画芍药屏风的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和细腻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 1. 开篇用"醉春杯"营造微醺氛围,形容女子脸颊像晚霞般红晕,画面感很强。 2. 提到将芍药画在丝绸上,说这幅画最能撩动人心。用三国美女小乔来比喻女子赏花时的优雅姿态。 3. 最后笔锋一转,带出游子思乡的淡淡忧愁,说长期漂泊让心情低落,心结难解。
下片(后半部分): 1. 用三个地名典故(湖州、扬州、金谷园)展现芍药的高贵,暗示女子身份不凡。 2. 描写闺房绣帐香气缭绕,说女子不管外界的寻欢作乐,独自慵懒地倚枕插钗,很有生活气息。 3. 结尾说要用彩笔为两位名妓(酥娘、虫娘)写诗,让她们的美丽流传。
全词特色: - 画面感极强:从女子红晕到芍药屏风,再到闺房陈设,像连环画般展开 - 情感细腻: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暗含游子愁绪 - 用典自然:把历史典故融入现代场景,不显生硬 - 语言精致:"茜漪"、"霞腮"等词色彩明艳,充满诗意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古风MV,既有美人赏花的唯美镜头,又有才子题诗的文人雅趣,最后还带着点"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小忧郁,读来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