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遂初园在灵岩山下盖企晋祖所搆也分为十景各系以词 疏影 其三 松门夕照
寒涛晴吼。
爱枯钗落处,早筑新构。
双楗柴扉,药录农书,空山消遣清昼。
梦回午枕疏阴转,又田舍、夕阳时候。
看丝丝、鱼尾残霞,倒映绿波纹皱。
取次水昏烟暝,板桥闻棹语,沙际渔叟。
石鼎香温,竹灶茶寒,又见月明帘牖。
前村几阵归鸦晚,都集向、断槐疏柳。
试挑灯、自饤盘餐,料理竹孙菱母。
爱枯钗落处,早筑新构。
双楗柴扉,药录农书,空山消遣清昼。
梦回午枕疏阴转,又田舍、夕阳时候。
看丝丝、鱼尾残霞,倒映绿波纹皱。
取次水昏烟暝,板桥闻棹语,沙际渔叟。
石鼎香温,竹灶茶寒,又见月明帘牖。
前村几阵归鸦晚,都集向、断槐疏柳。
试挑灯、自饤盘餐,料理竹孙菱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山居生活图景,用日常细节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上片从松涛声写起,"寒涛晴吼"用声音打开画面,老松枝干像掉落的发钗,主人却在这随意自然的环境中建起新居。柴门、药书、农书暗示主人半隐士的生活状态。午后树影移动、夕阳西下时,霞光如鱼尾般倒映在泛起波纹的水面,这些细腻的观察让平凡时刻充满诗意。
下片转入黄昏场景。暮色中板桥边传来划船声和渔夫交谈,石鼎煮茶的香气与竹灶的凉意形成对比。月亮升起时,乌鸦归巢停在老树上,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起来。最后主人点灯准备晚餐,用竹笋菱角等简单食材做饭,以最朴实的日常作结。
全词妙在把"松门夕照"这个题目化解为一系列生活片段:从午后到夜晚,从户外景象到居家日常,通过光影变化、声音气味、人物活动等多角度呈现,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没有宏大叙事,却在煎茶做饭、看霞听涛中传递出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这正是古代文人向往的理想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