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赠僧铁舟
浮生如梦,记匆匆沪渎,城边小别。
石烂海枯重握手,相对各惊华发。
瓶钵随身,才名盖世,诗画书三绝。
钢经百鍊,铁舟果否如铁。
今日短簿祠前,长洲苑外,客路将铺雪。
一领袈裟浑欲破,卖字依然得活。
极目天南,关心乡国,鞞鼓声才歇。
何时飞渡,醉眠黄鹤楼月(僧汉阳人)。
石烂海枯重握手,相对各惊华发。
瓶钵随身,才名盖世,诗画书三绝。
钢经百鍊,铁舟果否如铁。
今日短簿祠前,长洲苑外,客路将铺雪。
一领袈裟浑欲破,卖字依然得活。
极目天南,关心乡国,鞞鼓声才歇。
何时飞渡,醉眠黄鹤楼月(僧汉阳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一位叫铁舟的僧人的赠诗,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僧人非凡的才华。
上阕开头"浮生如梦"点出人生短暂,回忆两人在上海匆匆分别的情景。"石烂海枯"夸张地形容时间久远,重逢时两人都已白发苍苍,充满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赞美铁舟的才华:虽然只是个带着瓶钵的云游僧人,但诗、画、书法样样精通。"钢经百炼"用打铁的比喻,问铁舟是否真如名字那样坚强如铁,既点明僧号,又暗赞其品格。
下阕写铁舟的生活现状:在苏州古迹旁流浪,即将面临风雪严寒。虽然袈裟破旧,但靠卖字为生,体现清贫自守的品格。"极目天南"三句写铁舟虽出家仍心系家乡战事,听到战鼓声刚停,就想着何时能飞渡长江,在黄鹤楼醉眠赏月,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词通过"瓶钵随身"与"才名盖世"的对比,刻画出一个身怀绝技却甘于清贫的僧人形象。最后以黄鹤楼作结,既呼应铁舟的汉阳籍贯,又用"醉眠明月"的意象,展现超脱世俗的洒脱。词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乱世的感慨,更有对高洁人格的礼赞。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