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皇祖

既翦二盗,圣武烜耀。
荆潭蜀吴,如拔腐草。

现代解析

这首《宋颂九首·皇祖》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歌颂了宋朝开国皇帝的军事功绩。

前两句"既翦二盗,圣武烜耀"意思是:已经消灭了两个割据势力(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皇帝的武功辉煌显赫。这里用"翦"(原意是剪除)来形容消灭敌人,显得干脆利落。

后两句"荆潭蜀吴,如拔腐草"是比喻:收复荆州、潭州(今湖南一带)、蜀地(今四川)、吴地(今江浙一带)这些地方,就像拔掉腐烂的野草一样轻松。这个比喻很生动,既表现了战争的顺利,也暗示这些割据势力已经腐朽不堪。

整首诗的特点:
1. 语言简洁有力,像战报一样干脆
2. 善用比喻,把复杂的战争说得通俗易懂
3. 充满胜利者的自信,展现开国君主的霸气
4. 虽然只有四句,但把统一战争的规模和气势都表现出来了

这种诗在当时是用来鼓舞人心的,让百姓知道新王朝的强大,同时也警告其他潜在的反抗势力。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开国时期的豪迈气概。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