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时光感慨。
前两句写景:秋天临近,园林里风凉露重,破败的墙根下传来此起彼伏的虫鸣。这里用"风露凉"和"颓墙"营造出萧瑟的氛围,而"虫声无数"则以声音反衬夜的寂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凉意渐浓的秋夜。
后两句抒情:诗人想起前朝的往事,感觉像梦一样虚幻缥缈,但再虚幻的往事,也比不上眼前这个清秋长夜带来的真实感触。这里用"如梦"形容历史变迁的虚幻感,而"一夜长"则突出了当下秋夜带给诗人的深刻体验,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具体的秋夜景物(凉风、虫鸣、颓墙)承载抽象的人生感悟,将历史沧桑感与当下体验自然融合。诗人不说大道理,而是让我们通过他感受到的秋夜凉意,体会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这种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黄超然
宋元间台州黄岩人,字立道,号寿云。宋乡贡进士。精《易》。宋亡不仕,筑西清道院居之,以著述为事。卒,私谥康敏。有《周易通义》、《或问》、《发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