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用委顺听甘师琴韵

独抱琴声感岁年,冥搜趣外欲无弦。
广陵寂寂嵇生去,秋水幽幽鸣犊贤。
一点山泉岩窦雨,数声瑶佩泬寥天。
音徽千载何人会,愿和薰风殿阁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琴师在岁月流逝中感悟音乐真谛的情景,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琴师独自抚琴,随着年岁增长,逐渐领悟到音乐的真趣不在于琴弦本身,而在于弦外之音。这里用"无弦"来比喻音乐的最高境界,就像陶渊明的无弦琴一样,重在心意而非形式。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广陵散绝和鸣犊之贤,都是关于知音难遇的故事。诗人感叹像嵇康这样的知音已逝,如今只能对着幽幽秋水怀念古贤。接着笔锋一转,用山泉滴落、玉佩叮当的自然声响,来形容琴声的清幽空灵,仿佛天籁之音。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千年来有几人能真正听懂这琴声中的深意?诗人希望能像舜帝的《南风歌》那样,用音乐带来祥和。全诗将琴声、自然、历史融为一体,既有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也暗含怀才不遇的淡淡忧伤,读来余韵悠长。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