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东园聚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即将离去时的复杂心绪。
前两句"红叠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用鲜明的色彩对比(红色苔藓和绿色枝叶)勾勒出暮春景象,同时直接点明主题:人们含泪举杯,依依不舍地送别春天。这里把春天拟人化,让告别显得更加深情。
中间四句通过四种动物的行为,生动展现了春末的特有景致: - 黄鹂鸟(鸧鹒)似乎想留住最后的春色 - 杜鹃鸟(杜宇)却无情地催促着黄昏到来 - 蝴蝶追着飘落的花瓣在地面盘旋起舞 - 燕子伴着纷飞的柳絮穿过门帘 这些动态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既有蝴蝶恋花的缠绵,又有燕子穿帘的洒脱,形成动静相宜的春日终章。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过渡到人事。诗人醉酒后依稀记得曾经题诗的地方,那里临水的人家还半开着门。这个结尾很巧妙,既交代了聚会地点,又用"半敞扉"的细节给人无限遐想空间,仿佛春天虽然要走,但还留着一扇未完全关闭的门。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甜蜜的忧伤"——明明在送别春天,却用绚丽的色彩、灵动的生物来表现,让惆怅中带着美感。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但通过举杯含泪、醉中题诗等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