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清时屏臣奸,琴瑟大更化。
四佞斥昕朝,一札颁丙夜。
明庭集孔鸾,清庙荐琼斚。
堂堂西山孙,藉藉少室价。
给札承晨庐,紬书群玉舍。
功名渠自来,迫逐不容赦。
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
纪纲始宫闱,国本关宗社。
累章沥忠赤,万口齐脍炙。
迩来忠佞杂,异论淆王霸。
吴天且不容,膴仕骈姻娅。
回遹何日沮,好官从唾骂。
人方酣势利,君独辩奸诈。
同僚俱愧赧,灶婢亦惊讶。
官职一涕唾,名声穷泰华。
列之绍符间,允矣陈邹亚。
江东天一方,使者星言驾。
我亦腾氓廛,何幸寇君借。
国步正艰危,人心实凭藉。
良民困盗贼,螟蟊损禾稼。
豪姓侵细民,荆榛害桑枯。
污官混廉吏,鲍秽熏兰麝。
少烦六辔濡,行见四辈迓。
君诚梁栋材,好与支大厦。
四佞斥昕朝,一札颁丙夜。
明庭集孔鸾,清庙荐琼斚。
堂堂西山孙,藉藉少室价。
给札承晨庐,紬书群玉舍。
功名渠自来,迫逐不容赦。
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
纪纲始宫闱,国本关宗社。
累章沥忠赤,万口齐脍炙。
迩来忠佞杂,异论淆王霸。
吴天且不容,膴仕骈姻娅。
回遹何日沮,好官从唾骂。
人方酣势利,君独辩奸诈。
同僚俱愧赧,灶婢亦惊讶。
官职一涕唾,名声穷泰华。
列之绍符间,允矣陈邹亚。
江东天一方,使者星言驾。
我亦腾氓廛,何幸寇君借。
国步正艰危,人心实凭藉。
良民困盗贼,螟蟊损禾稼。
豪姓侵细民,荆榛害桑枯。
污官混廉吏,鲍秽熏兰麝。
少烦六辔濡,行见四辈迓。
君诚梁栋材,好与支大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官员蔡久轩从江东提刑官任上回朝时,同僚为他写的赠别诗。全诗用对比手法,既赞美了蔡久轩的清廉正直,又痛斥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
前八句写理想政治:贤明君主会清除奸臣("琴瑟更化"指整顿朝政),朝廷应该任用贤能("孔鸾"比喻人才),祭祀要用美酒("琼斚")。这里用"西山孙"(贤臣)和"少室价"(隐士)来衬托蔡久轩的品格。
中间十六句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蔡久轩的忠诚正直("沥忠赤"指竭尽忠诚),他的奏章被百姓称赞;另一边是当下朝廷忠奸不分,吴家外戚("吴天"暗指外戚专权)结党营私,好官反而遭人唾骂。特别用"灶婢亦惊讶"这种生活化比喻,说连烧火丫头都看不惯官场黑暗,反衬蔡久轩出淤泥而不染。
后十六句写现实困境:国家危机四伏,百姓受盗贼豪强欺凌("螟蟊"是害虫,比喻剥削者),贪官污吏如同臭鱼污染香草("鲍秽熏兰麝")。最后四句是期许:希望蔡久轩这样的栋梁之才("六辔"指代官员车驾)能支撑国家大厦。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组对比:一是理想朝廷和现实官场的对比,二是蔡久轩一人清流与整个污浊官场的对比。就像在一幅黑暗画卷中,唯独主角身上有光,这种反差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正直官员的难能可贵。诗中"好官从唾骂"等句,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李伯玉
宋饶州馀干人,字纯甫,号斛峰。初名诚,以犯理宗潜讳改名。理宗端平二年进士。授观察推官、太学正兼庄文府教授、太学博士。召试馆职,历诋贵戚大臣,直声暴起。累迁太府少卿、工部侍郎等。度宗时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等,以不容于贾似道罢归。旋擢权礼部尚书兼侍读。有《斛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