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弓箭手在春天归来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乐观情绪。
前两句"三年又见柳依依,细柳营中刬柳归"说的是:时隔三年,又看到熟悉的柳枝轻拂。弓箭手从军营(细柳营)归来,路上随手折了些柳枝。这里用"柳依依"既写实景,又暗含思念之情。
后两句"却喜丹台新燕子,学成白羽水平飞"笔锋一转:让人惊喜的是,屋檐下的新燕子已经学会像箭一样水平飞翔了。"白羽"指箭尾的羽毛,这里把燕子比作离弦的箭,既写活了燕子飞行的姿态,又巧妙呼应了弓箭手的身份。
全诗通过柳枝、燕子等春天意象,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弓箭手归来时随手折柳的细节,屋檐下燕子学飞的画面,都显得格外生动。诗人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把军营生活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生活乐趣。
孙承宗
(1563—1638)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