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眚忌食戏成
生平未省读食经,蟛蜞何事干荀卿。
霜螯带糟老饕赋,素鳞斫鲙晶盘行。
政欲莼鲈饱归兴,肯嫌蛙蛤讥南烹。
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
缁尘浪欲滓银海,所赖烱烱留元精。
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
我今所患在目睫,口非得罪曹缄铭。
一身百体兼所养,六凿未可分重轻。
讵容贵目乃贱口,无端肠胃甘檗冰。
就令辟谷即仙去,何异馁鼠乘飞翎。
我闻养生先实腹,幸乏明珠买娉婷。
稻鱼粗可足生理,饥梦不到侯门鲭。
更畦菘薤自锄灌,肯与鸡鹜争馀赢。
笑揩双目保亡恙,况无传笔如丘明(以上同上书卷一九六三七)。
霜螯带糟老饕赋,素鳞斫鲙晶盘行。
政欲莼鲈饱归兴,肯嫌蛙蛤讥南烹。
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
缁尘浪欲滓银海,所赖烱烱留元精。
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
我今所患在目睫,口非得罪曹缄铭。
一身百体兼所养,六凿未可分重轻。
讵容贵目乃贱口,无端肠胃甘檗冰。
就令辟谷即仙去,何异馁鼠乘飞翎。
我闻养生先实腹,幸乏明珠买娉婷。
稻鱼粗可足生理,饥梦不到侯门鲭。
更畦菘薤自锄灌,肯与鸡鹜争馀赢。
笑揩双目保亡恙,况无传笔如丘明(以上同上书卷一九六三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眼睛生病(目眚)需要忌口的美食爱好者的苦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吃货的烦恼(前12句) 诗人自嘲平时不爱研究养生食谱,却对各种美食如数家珍:醉蟹、生鱼片、莼菜鲈鱼羹,连别人嫌弃的田鸡蛤蜊都觉得美味。现在眼睛生病要忌口,看着美食不能吃,筷子都像兵器一样危险。这里用夸张的比喻("坐疑匕箸生戎兵")表现忌口的痛苦。
2. 身体与心灵的矛盾(中间8句) 诗人纠结于"保眼睛还是保嘴巴"的哲学问题:眼睛重要,但委屈肠胃吃清淡食物("檗冰"指黄连冰水般苦寒的食物)也太难受。他调侃说就算修仙不吃饭,也像饿着肚子的老鼠插翅飞升,毫无意义。
3. 豁达的生活智慧(最后6句) 诗人最终想通:平凡生活最实在。粗茶淡饭(稻米鲜鱼)足够温饱,自己种菜自给自足,不和权贵争山珍海味("侯门鲭")。最后笑着擦擦生病的眼睛,庆幸自己不像左丘明那样失明还要写史书,表现出知足常乐的心态。
全诗亮点: - 用"很蟆食月"(癞蛤蟆吞月)形容眼病造成的视线模糊,生动有趣 - "饿鼠插翅"的比喻辛辣幽默,讽刺修仙的不切实际 - 将忌口比作"筷子变兵器",夸张中见真情 - 结尾的自我调侃(和失明的史学家对比)展现豁达胸襟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病痛限制,但用幽默化解苦恼,在平凡中发现满足,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