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无可称贷者,遂惆怅归校,此时灯忽作花,戏作(任教纳溪民校)(庚子)
大嚼屠门念亦赊,晚风吹雨雨斜斜。
压囊空乏休谈酒,隔座相招虚唤茶。
羁客挑灯探客味,昏灯戏客报灯花。
汝阳一笑传真诀,漱玉黄庭岂是邪。
压囊空乏休谈酒,隔座相招虚唤茶。
羁客挑灯探客味,昏灯戏客报灯花。
汝阳一笑传真诀,漱玉黄庭岂是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乡村教师的生活片段,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化解现实的苦涩。
开头两句写自己穷得连肉都吃不起("大嚼屠门"指幻想吃肉),只能看着晚风斜雨发呆。接着用两个细节表现窘迫:口袋里没钱连酒都喝不起,同事招呼喝茶也只是客套("虚唤茶"说明其实没人真心请他)。
最有趣的是中间和油灯的互动:孤独的异乡人("羁客")拨弄灯芯解闷,油灯却突然爆出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喜兆)仿佛在逗他玩。这里把油灯拟人化,苦中作乐的情趣跃然纸上。
结尾用两个典故自嘲:像酒鬼汝阳王那样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真谛,那些高雅的诗文("漱玉"指李清照,"黄庭"指道家经典)对穷人来说都是虚的。全诗把清贫生活写得妙趣横生,灯花爆响的瞬间仿佛让阴郁的雨天都明亮起来,展现了文人面对困境的豁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