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日登高时的所见所感,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山寺画卷。
前两句写景:树上叶子还没完全凋落,溪水自顾自地流淌。这里用"未全脱"点出初秋时节,"自闲"二字让流水有了悠然自得的性格。三四句写登高远眺的体验:刚登上高楼坐下,就发现长江像玉带般环绕着山寺,这种突然开阔的视野让人眼前一亮。
五六句写听觉和视觉的微妙感受:微风轻柔得像能听见诵经声,低垂的云朵遮住了远山轮廓。这里把风声比作诵经,既写实又充满禅意。最后两句写黄昏归途:松林小径深处,隐约看见僧人踏着暮色归来。"隐隐"二字既写视觉上的朦胧,也暗含超脱尘世的意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落叶、流水到江景、云雾,最后镜头跟随归僧隐入暮色。没有刻意说理,但通过"闲""环""梵""隐"这些字眼,自然流露出淡泊宁静的心境,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