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频员外(时在建川)

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
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定是浮香骨,东归就故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为悼念好友李频而作,情感真挚动人。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李频去世后的凄凉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和对其身后事的牵挂。

首联"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直接点明李频是在建川(今四川一带)任职期间去世的。"出麾"指奉命出任地方官,"下世"是去世的委婉说法。这两句交代了友人去世的时间和地点。

颔联"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写李频去世后留下的遗物。"苦集"指他生前收集的书籍文稿,"清资"是他为官清廉积攒的微薄积蓄。现在主人不在了,这些物品都失去了意义。

颈联"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描绘了最令人心酸的场景:在偏远荒凉的岭南地区(当时被视为蛮荒之地),李频没有儿子来祭奠他,只留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寡妇妻子。"瘴"指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暗示环境的恶劣。

尾联"定是浮香骨,东归就故乡"是诗人对友人身后事的祝愿。希望李频的遗骨能带着香气(象征高洁品格)回到东方故乡安葬。古人讲究落叶归根,这样的归宿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整首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生死离别的哀痛,以及对清廉官员身后萧条的同情。特别是"一妻孀"三个字,道尽了古代官员在偏远地区任职的艰辛和家人失去顶梁柱的悲凉。诗人最后祝愿友人魂归故里,既是对逝者的安慰,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