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桧上人游浙

桧公作别双桧下,竺士去游三竺间。
东州西州夜歌发,南山北山春意閒。
五湖月色客荡楫,九里松声人掩关。
还向峰头望天姥,云中古佛各开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桧上人的僧人离开修行地,前往浙江游历的场景。全诗通过空间转换和自然意象,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画卷。

首联"桧公作别双桧下,竺士去游三竺间"用两个"桧"字和"竺"字的重复,形成音韵回环。僧人告别了陪伴他的两棵桧树(象征修行之地),前往杭州天竺山一带游历。

中间两联用四组方位对比:"东州西州"对"南山北山","五湖"对"九里",通过空间铺陈展现广阔的游历路线。夜晚的歌声、春日的闲适、月下泛舟、松涛掩门,这些意象共同构成动静相宜的意境。

尾联将视线推向高峰,僧人遥望天姥山(佛教名山),想象云中古佛展露笑颜。这个结尾既点明僧人身份,又以佛的微笑暗示修行者超脱自在的心境。

全诗特色在于: 1. 用重复字和方位词制造韵律感 2. 山水与佛理自然融合 3. 通过空间移动展现僧人云游的洒脱 4. 最后以"佛开颜"巧妙传递禅意,让整幅山水图景都笼罩在祥和宁静的氛围中。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