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先生招饮座皆酒豪余力不能堪然亦尽欢而罢归途乘醉戏作一首奉题如醒堂兼呈李昂兄

人人自远宁遗我,无预公荣亦忘形。
休设欢余陶侃限,须防狂极次公醒。
问天一酎使心痗,论世谁人入眼青。
雨晦风凄如此夜,梦魂何所折芳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应酬之作,写的是他参加一个酒宴后,醉意中的感受与感慨。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解释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开头两句:“人人自远宁遗我,无预公荣亦忘形。”这里诗人表达了他虽然没有主动参与,但还是被邀请参加,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受到一种随性畅饮的乐趣。仿佛是说,即便不是有意邀请,但因为大家的热情,也能融入其中,忘却形骸,自在饮酒。

2. 中间两句:“休设欢余陶侃限,须防狂极次公醒。”这里诗人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陶侃和范滂(字次公)。陶侃是个非常守规矩的人,喜欢设限控制饮酒量,而范滂则是以豪放著称。苏轼在这句话中表示,不要像陶侃那样设限,以免限制了酒兴;也不要达到像范滂那样极端狂醉的程度,免得醒酒时感到后悔。

3. 接着两句:“问天一酎使心痗,论世谁人入眼青。”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感慨一杯美酒让他心神不安,表达了对美酒的深深依恋。同时,他在思考这个世界上,谁能让他的眼睛为之一亮,既是对在场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向往的一种体现。

4. 最后两句:“雨晦风凄如此夜,梦魂何所折芳馨。”诗人描绘了夜色中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在这种环境中,他反而更加思念那些能够给予他心灵慰藉的朋友和美好事物。这既是对现实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描绘酒宴中的情境,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感受,展现了苏轼洒脱而深沉的一面。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一种豁达而富有哲思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