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风雨后的清新景象,同时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两句用"潇潇风雨"和"万象更新"的对比,展现秋雨过后天地焕然一新的气象。这里既写实景,也暗喻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气象。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意象表达人生际遇:用"画栋云飞"的帝子宫殿和"铜盘露冷"的仙人对比,展现荣华与孤寂;用翱翔千仞的凤凰和离巢的燕子对比,暗喻不同的人生选择。这些意象既描绘秋景,也隐喻社会百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想将太平盛世歌颂给明君,只要君主展颜一笑,万物就能焕发生机。这里将自然景象与政治理想巧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秋风扫落叶的自然现象,与人才各得其所的社会理想融为一体。通过风雨、凤凰、燕子等生动意象,把抽象的政治期盼写得具体可感,展现了古典诗歌"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
陈绎
(1021—1088)宋洛阳人,一作开封人,字和叔。仁宗庆历初进士。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刊定《前汉书》。英宗时同判刑部,又为实录检讨官,与修《仁宗实录》。神宗朝至翰林学士,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撰《拜罢录》。后出知滁、广、江宁等州府,兼经略安抚使。曾坐事贬建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