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舟

霞晚临江岩,云深不见星。
鸟棲沙篆暗,山远暮钟鸣。
燃火移村色,号风晚度声。
船窗迷漏鼓,独立向天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江上夜行图。

开篇用晚霞和江边岩石勾勒出傍晚时分的江景,天空云层很厚,看不见星星。这里用"云深不见星"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暗示夜晚即将来临。

接着写沙滩上的鸟雀已经归巢,沙滩上的鸟爪痕迹渐渐隐没在暮色中。远处山间传来寺庙的钟声,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钟声回荡在山谷间。

中间两句写得很巧妙:船上点起的灯火映照着岸边村落的轮廓,晚风送来各种声响。这里"燃火移村色"写得很有画面感,灯火让村庄的剪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船窗边感受着时间流逝,独自一人伫立到天明。这里的"迷漏鼓"用得很妙,既指更漏和鼓声这些报时的声音,也暗含时间流逝的意味。整首诗通过视觉、听觉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意境。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独立向天明"这个动作,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长夜的复杂心绪。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把江上夜行的所见所闻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蔡沆

宋建州(1159~1237)建阳人,字复之,号复斋居士。蔡渊弟。父蔡元定以外表兄虞英无子,与之为嗣,更姓名虞知方。及领乡举,从母命归宗。尝从朱熹学。官至文林郎、两浙运干。有《春秋五论》、《春秋衍义》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