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 其十八

夔万巴渠鸟路长,通秦连楚斗豺狼。
天如有意屠边徼,我忍无情哭故乡。
八口艰虞犹剑外,一身飘忽又陈仓。
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

前两句写战乱的范围之广:从四川夔州、万县到巴渠一带,山路崎岖难行,却到处都是战火,连接陕西和湖北的地区都在与敌人厮杀。"斗豺狼"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三四句是诗人的感叹:如果老天爷有意要毁灭边疆地区,我又怎么能忍住不为故乡的遭遇而痛哭呢?这里既有对天意的质问,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

五六句写自己的处境:一家八口还在四川艰难度日,而自己却独自漂泊到了陕西陈仓(今宝鸡)。"艰虞"和"飘忽"两个词生动表现了家人和自己的不同困境。

最后两句说:传统的诗歌已经无法表达这种悲伤,我不得不重新写诗来抒发情感,因为这不仅仅是凭吊古战场那么简单,而是切肤之痛的现实遭遇。诗人强调这不是在怀古,而是在记录当下真实的苦难。

全诗语言朴实但感情深沉,通过个人遭遇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动荡,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痛苦。诗人将家国之痛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既有对现实的记录,也有对命运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