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学正还馀姚
舜江吾旧游,风物殊不恶。
江水天际来,宛宛带郊郭。
云帆渺沙溆,翠幛森楼阁。
别离不可念,此日忽已昨。
想见春水生,烟柳仍濯濯。
君胡久去此,三径独盘礴。
空斋耿灯火,月冷潮声落。
近闻故人书,远致江上作。
白驹幸无遐,淮阳讵云薄。
招要忻良会,绿酒春可酌。
采芹有遗篇,风雩多新乐。
因君讯同志,何用慰离索。
江水天际来,宛宛带郊郭。
云帆渺沙溆,翠幛森楼阁。
别离不可念,此日忽已昨。
想见春水生,烟柳仍濯濯。
君胡久去此,三径独盘礴。
空斋耿灯火,月冷潮声落。
近闻故人书,远致江上作。
白驹幸无遐,淮阳讵云薄。
招要忻良会,绿酒春可酌。
采芹有遗篇,风雩多新乐。
因君讯同志,何用慰离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杨学正回老家馀姚时写的,充满了对故地风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1. 回忆中的馀姚美景:
开头作者直接说“舜江(馀姚的一条江)是我以前常去的地方,风景特别好”。他用“江水天际来”描绘出江水的壮阔,用“云帆渺沙溆”写出江上船只的悠远,而“翠幛森楼阁”则勾勒出青山绿树中楼阁的秀美。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像一幅水墨画,让人感受到馀姚的宁静与诗意。
2. 离别的感伤与时光飞逝:
“别离不可念,此日忽已昨”这两句很直白:虽然不想总想着分别,但转眼间离别已成昨天。作者用“春水生”“烟柳濯濯”想象朋友回到馀姚后看到的春日景象——河水上涨,柳枝清新,暗含对朋友归乡的羡慕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对朋友的牵挂与安慰:
诗中提到朋友离开后,自己独守空房,只有冷月和潮声作伴。但最近收到朋友的来信和诗作,又让作者感到欣慰。他用“白驹幸无遐”(希望时光别走太快)表达对重逢的期待,用“绿酒春可酌”想象未来把酒言欢的快乐场景。最后还幽默地说“你回去可以重温采芹、风雩(典故代指文人雅趣)的乐趣,记得帮我问候老朋友们,这样我就不觉得孤单啦!”
全诗亮点:
- 画面感强: 江水、云帆、楼阁等意象组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真挚: 没有华丽辞藻,只是平实地说“我想你”“记得常联系”,反而更打动人心。
- 虚实结合: 既有眼前离别的场景,又有对过去和未来的想象,层次丰富。
总结: 这是一首温暖的送别诗,既有对共同回忆的珍惜,又有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它告诉我们:好的友情就像故乡的风景,即使相隔千里,依然能在心中清晰如画。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