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
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窍有声皆是诗。
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
裌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夜晚的深沉思绪,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漂泊、时光流逝和思乡的复杂情感。

开头"客鬓双蓬老拾遗"用头发花白蓬乱的细节,暗示诗人已是漂泊多年的老人。"一灯明灭酒醒时"营造出深夜酒醒的孤寂氛围,忽明忽暗的灯火就像起伏不定的心绪。

"百年回首忽成梦"是点睛之笔,把漫长人生比作一场短暂的梦,道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万窍有声皆是诗"则展现诗人敏感的心灵,能把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化作诗情。

中间两联用动物意象加深意境:残月下不安的乌鸦,暗示诗人自己的漂泊无依;想到故乡挨饿的大雁,流露出对家乡的牵挂。这些动物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最后"裌衣初试新霜冷"通过试穿秋衣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寒意,也暗喻人生的凄凉。"欲折黄花寄所思"以想摘菊花寄托思念作结,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深夜酒醒的老人特写,拉到月下乌鸦的空镜头,再切换到想象中故乡的画面,最后定格在颤抖着摘花的手。通篇不用难懂的典故,只用寻常景物就道尽了羁旅之愁和人生况味。

0